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5 小时前 |
---|
签到天数: 684 天 [LV.9]以坛为家II
管理员
  
- 积分
- 66493
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同行,浏览更多资源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60.天葵子
Tian kui zi
【别名】紫背天葵、天葵草、千年老鼠屎、天葵根、散血宣恩等地。
【栽培要点】喜阴湿,忌积水,以排水良好、疏松、肥沃 的土壤栽培为好。用种子繁殖,育苗移栽。5月采收种子, 用潮湿细沙层。9~10月播种。撒播,然后ffi土,稍加镇压, 盖草。种子出苗后,要及时揭去盖草。幼苗细小,生长缓慢。 育苗.第2年9~10月,挖根移栽,行株距为I8<~mx3rm,薄 覆细土,上盖农家有机肥.最后盖草。出苗后,揭去盖草,追 淡粪水1~2次,以后拔草2~3次,5月倒苗后,暂停管理
【采集加工】春季叶茂时采收全草,除去杂质,晒十或 鲜用。在移栽后的第3年5〜6月间植株未完全枯萎前采 块根,较小的块根留作种用,较大的去尽残叶,洗净,除去须 根,晒干或风干。或鲜用。在少数地区将块根蒸煮至透,然 后晒干。
【炮制】天葵片:将原药洗净,除去残茎及须根,润软 后切0.2~0.25rm中片,晒干,B卩成。
【饮片性状】天葵片表面灰黑色,断面皮部类内色,木 部有黄色放射状纹理。
【化学成分】块根含二肽金色酰胺醇酯、P-谷留醇、棕 桐酸、胡萝卜背、cirsiumaldehytie . giiffonilirle、lithospermosidp 还含邻苯二甲酸-二-2-乙基-己酯、对苯二甲酸-二丁酯、 富马酸、3-羟基*4-羟基苯中酸.阿魏酸、辛二酸、芬氏唐松 草定碱等。
【药理作用】抑菌作用:木品100%煎剂用平板法作抑 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。
【性味归经】甘、苦,寒。归肝、胃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。适用于痈肿疔疮, 乳痈,瘰疬,蛇虫咬伤。
【用法用量】9~15g,研末或浸酒;外用适#。鲜品捣烂 敷患处。
【用药警戒与禁忌】脾胃虚寒和小便清利者不宜用。
【常用处方】(1)疔疮疖肿:天葵子9g,野菊花、犁头 草、石斛、金银花各15 g,蒲公英3 0g,水煎服;天葵草,忍 冬藤叶,半边莲,均鲜品各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(《福建药 物志》)
(2)淋巴结结核:①天葵子9~18g,捣烂,水酒各半冲 服;亦可与鸡蛋2个,加水同煮,吃蛋和汤。②天葵子4.5g, 海藻、昆布、桔梗、贝母各30g,海螵蛸15g,共研细末,酒糊 为丸如绿豆大,F1服2次,每次6g,饭后温酒送服。③葵草 9g,夏枯草15g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(3)淋巴结结核:将鸡蛋打一小孔,放入天葵子5粒, 蒸熟吃蛋。每日I枚,连吃12个为一疗程。(《湖北中草 药志》)
(4)毒蛇咬伤:①天葵子18g,七叶一枝花根块茎15g, 鲜蒲公英30g,麦冬9g.水煎服;并用鲜紫背天葵全草捣烂, 敷伤处,药干后再换。②天葵全草嚼烂,沸酒冲服;或块根 21~30g,与鸡蛋煮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(5)诸疔:金银花三钱,野菊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天 葵子各一钱二分。水二盅,煎八分,加无灰酒半盅,再滚 二三沸时,热服。渣如法再煎服,被盖出汗为度。(《医宗金 鉴》五味消毒饮)
【附注】大天奏 Semiaqullegia adoxoides (DC.) Makino
var grandis Iiy.Wang的块根,分布于安徽南部.3直根天葵 Semiaquilegia dauciformia D.Q.Wang 的块根,分布于安徽大 别山区。形状、功效相同。
参考文献
[1 ]邹建华,杨峻山.天葵的化学成分研究.中国药学杂志,2004, 39 (4): 256-257
[2 ] Niu Feng,Xie Guang,Cui Zheng,et al.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Roots of Semiaquilegia adoxoides. Journal of (Chinese F^armaceutiraJ Srienres.2006,15 (4): 251-254
61.木瓜
Mu gua
【别名j贴更海棠、贴脚梨、皱皮木瓜、宣木瓜。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贴梗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 (Sweet) Nakai 的近成熟果实。
【形态特征】落叶灌木,高2~3m,枝外展,无毛,有长 达2rm的直刺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约lrm;托叶变化较大, 草质,斜肾形至半圆形,长2rm余,边缘有齿,易于脱落;叶 片卵形、长椭岡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,薄笮质,常带红色,长 3~9nm,宽2〜5rm,先端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尖锐重锯齿, 无毛或幼时下面稍被毛。春季花叶开放或与叶同放,3〜5 朵簇生于二年生枝;花梗短粗,长约3mm;萼筒钟状;花瓣 5,近圆形,基部有短爪,长达1.5rm,徘红色,稀淡红色或白 色;雄蕊45~50,长为花瓣之半;花柱5,基部合生。梨果卵 球形,木质,黄色或带黄绿色,光滑,具稀疏不明敁斑点;种 子多数,扁平,长三角形。(图61)
图61贴梗木瓜
102 全国中箪药汇鎢(卷一>
【生境与分布】栽培或野生,分布华东、华中及西南 各地。
【药材性状】皱皮木瓜:卵圆形或长圆形,多纵剖为两 瓣,长4~9cm,宽2~5cm;外表面棕红色或紫红色,因干缩而 有多数不规则的深褶和皱纹,剖面边缘向内卷曲,果肉红棕 色细腻,中心有凹陷的子房室,,种子大多已脱落。种子红棕 色,三角形略扁平,气微,味酸涩。
光皮木瓜:长椭圆形或卵圆形,多纵剖为2~4瓣,长 4~9cm,宽3.5~4.5cm;外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,光滑无皱纹, 或稍带粗糙;剖面果肉粗糙显颗粒性。种子多数,密集,每 子房室内40~50粒,通常多数脱落。种子扁平三角形。气微, 味微酸涩,嚼之有沙粒感。
【栽培要点】适应性较强,不论土质肥瘦或山地,均可 栽培,以向阳、肥沃的土地生长较好。用扦插、压条或种子 繁殖。扦插繁殖:于春季发芽前,剪取长21~24cm枝条,留 2~3个叶片,斜插于沙床中。生根后,待苗髙1~2尺,可移 植大田。压条繁殖:春、秋两季把近地面枝条弯下,中间部 分埋土,生根后,剪断,移栽。种子繁殖:春季3、4月育苗, 播种前,将种子浸泡1天后播种,覆土 6~9cm,保持土壤湿 润,40~50天出苗,当苗高30~60cm时移栽。
【采集加工】秋季果实变黄时采下,纵剖为二或四块, 内面向上晒干。
【炮制】①木瓜片:取原药材,除去杂质,洗净,略泡, 蒸透,趁热切薄片,干燥。②炒木瓜:取木瓜片清炒至微焦 为度。③酒木瓜:取木瓜片,照酒炙法炒干。
【饮片性状】木瓜片为类月牙形薄片,表面棕红色。有 皱纹,周边红色或棕黄色。气微香,味酸。炒木瓜外表面暗 棕色至黑棕色,有的可见焦斑,略具焦香气。余同生品。酒 木瓜形如木瓜,微有酒气,味酸。
【化学成分】木瓜含黄酮类化合物:金丝桃苷、槲皮苷; 有机酸类:咖啡酸、绿原酸、苹果酸等,除常见的脂肪酸外, 还含有二元酸、三元酸和芳香酸;三萜类化合物:齐墩果酸、 乙酰熊果酸、3-0-乙酰坡模醇酸、桦木酸;挥发油成分v癸 内酯、正己醇、ot-杜松醇、顺-11-十六烯酸、辛酸己酯等;氨 基酸及蛋白酶成分蛋氨酸、天门冬氨酸、亮氨酸、异亮氨酸、 谷氨酸、木瓜蛋白酶、木瓜凝乳蛋白酶、木瓜蛋白酶n、木 瓜凝乳蛋白酶M,以及铜、锰、铁、锌、镉、镍、钴、铬、砷等无 机成分。
【药理作用丨①镇痛作用:木瓜苷可以抑制小鼠的乙 酸扭体反应和甲醛第二相反应。②抑瘤作用:木瓜中含有 许多抗肿瘤的化学成分,实验证明,齐墩果酸、熊果酸、桦木 酸、木瓜蛋白酶、木瓜凝乳蛋白酶均有很好的抑制肿瘤的效 果。25%浓度的皱皮木瓜结晶溶液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癌 有较高的抑制率。③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:木瓜有减轻肝 细胞坏死,减轻肝细胞脂变,防止肝细胞肿胀、气球样变, 促进肝细胞修复作用,还有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作 用。木瓜中含有保肝化学成分齐墩果酸和熊果酸。齐墩果 酸对四氯化碳造成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,能减少肝实质细 胞的坏死、脂肪变性和退化,并在临床上用于肝炎的治疗。 ④其他:木瓜有很好的抗菌抗炎作用。采用二甲苯引起的 小鼠耳肿胀模型、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
型,比较研究了木瓜总提物、木瓜苷和非木瓜苷的抗炎镇痛 作用,结果表明木瓜苷的抗炎作用最明显,木瓜总提物也有 显著的效果,而非木瓜苷则无此作用。木瓜汁和木瓜煎剂 对肠道菌和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。木瓜粉中能够检出 许多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,如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氨基酸、 SOD、过氧化氢酶、过氧化物酶等,具有清除自由基、抗脂质 过氧化作用。
【性味归经】酸、温。归肝、脾、胃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舒筋活络,和胃化湿。用于湿痹拘挛,腰 膝关节酸重疼痛,暑湿吐泻,转筋挛痛,脚气水肿。
【用法用量】6~9g。
【用药警戒与禁忌】尚未见此方面的报道。
【常用处方】(丨)吐泻转筋:木瓜一枚(大者,四破),陈 仓米一合。上件药,以水二大盏,煎至一盏半,去滓,时时温 一合服之。(《太平圣惠方》)
(2)脚膝筋急痛:煮木瓜令烂,研作浆粥样,用裹痛处, 冷即易,一宿三、五度,热裹便差。煮木瓜时,入一半酒同煮 之。(《食疗本草》)
(3)治赤白痢:本瓜、车前子、罂粟壳各等份。上为细 末,每服二钱,米饮调下。(《普济方》木瓜散)
(4)荨麻疹:木瓜18g,水煎,分二次服,每日一剂。(内 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【附注】(1)木桃(毛叶木瓜)Chaenomeles cathagensis (Hemsl.) Schneid.本种与正种的主要区别为叶片椭圆状披 针形至披针形,边缘有细锐锯齿,嫩叶片下面中脉具短柔 毛,花柱基部常有柔毛。分布于陕西、福建、广西、云南等 地。本变种的果实在产地及贵州等地作木瓜使用,亦称皱 皮木瓜。
(2)木瓜海棠 Chaenomeles lagenaria (Loisel.) Koidz.var. wilsonii Rehd.与贴梗木瓜相似,主要区别为植株高大,高可 达6m,叶片下面被黄褐色密绒毛;托叶大型。花淡红色。 果实卵形。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 西藏等地。西藏以果实作木瓜人药。
(3)光皮木瓜(模植、木李)C/iaem>meZei (Thouin) Koehne近前种,其区别点为枝无刺,托叶较小,叶缘有刺芒 状锯齿,齿尖有腺。花为单生,花梗长达lcm,花瓣较窄,近 椭圆形,雄蕊较上种为少,约20,花柱3~5。果皮干燥后,果 皮仍光滑,不皱缩,故有“光皮木瓜”之称。含苹果酸、酒石 酸、枸橼酸及维生素C等。分布于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 山东、江西、湖北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等地。四川等地也作木 瓜用,但质较皱皮木瓜稍次。
(4)西藏木瓜 Chaenomeles thibetica YCl 高 1.5~3m,叶卵 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,长6~8.5cm,宽1.8~3.5Cm,先端急 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,下面密被褐色绒毛,托叶 大型,近镰刀形或近肾形。果实长圆形或梨形,长6~llcm, 茎5~9cm,黄色。分布于四川西部及西藏,在西藏部分地区 也以其果实作木瓜用。
(5)棍梓(木梨)Cyffonia oblonga Mill.灌木或小乔木,小 枝有绒毛。叶宽卵形至圆形,长5~10«n,先端尖,基部圆形 或近心形,全缘,下面密生绒毛。花与叶同时开放于嫩枝 顶端。萼片5,全缘,外曲,有绒毛。花瓣白色或淡粉红色。
果实梨状或苹果状,直径约7cm,黄色,外披绒毛。干燥品 外皮较细致。
新疆、山东与江苏个别地区以果实代木瓜人药,实非 木瓜,不可代用。此外,在云南和四川西昌、雅安地区,曾 有以蔷薇科移属植物栘(酸楂)Docynia delavayi (Franch.) Schneid.、印度移 Docynia indica Decne.和红叶移 Docynia rufifolia (Levi.) Rehd.等的果实作“小木瓜”或“酸木瓜”人 药者,但不宜直接作木瓜用。
全国中草药汇编(卷一) 第3版
|
|